ST东方:进去容易出来难,这只股票为何越来越“锁死”?
你是否好奇:为什么有些投资者会在明知风险的情况下,仍然选择抄底垃圾股?又为什么会有人在股票明显面临退市风险时,依然抱有侥幸心理?ST东方的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血淋淋的投资课,一起来看看这只"韭菜收割机"是如何让投资者"进去容易出来难"的。
ST东方目前的情况可以用"四面楚歌"来形容,这已经不是简单的"被埋"问题,而是面临"三座大山"压顶。首先,公司因财务造假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,涉及金额高达161亿多,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的财务美化,而是实打实的大规模财务造假,监管部门已经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,股票也被打上了退市风险警示的标签。其次,ST东方的股价已连续4天低于1元,距离因面值过低而被退市只剩16个交易日的时间。即便股价能在后期反弹,也改变不了因重大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命运,甚至可能在强制退市决定下来之前,就因股价过低提前"领盒饭"。最后,公司债台高筑,负债总额高达192亿,短期就需要偿还的债务有88亿,而手头的流动资金只有可怜的13亿,而且还有16亿的存款被冻结,连6亿多的募集资金都未能如期归还,公司已经陷入资不抵债、现金流断裂的困境。
最让人头疼的是,ST东方现在的交易状况简直就是"门越关越紧"——每天跌停封单都有六七百万,但交易量却很小,换手率低得可怜。这意味着什么?想逃的人排着长队等着出去,而敢于接盘的"勇士"却寥寥无几。结果就是:想亏钱出局都没机会!这种情况下,被套的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一天天跌去,却无能为力。
有意思的是,当初一些投资者之所以敢于在3.4元时抄底,是因为他们看中了东方集团当时还在推进的重组计划,以及其持有的民生银行12.8亿股股份。更让他们信心满满的是,东方集团的实控人还兼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,公司总裁同时也是锦州港的总裁,这些"光环"让一些投资者误以为公司底子厚实,前景可期。
然而现实却给这些投资者当头一棒——公司的财务造假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类型,强制退市几乎已成定局。现在公司实控人已经不再担任民生银行副董事长,原总裁也离开了锦州港的职位。而那些被套的投资者却依然被锁在这只股票里,按目前的盘面走势看,最终很可能只能陪着这只股票一路退市。
投资市场从来不缺乏教训,但总有人要亲身体验才肯相信。ST东方的案例告诉我们:面对高风险的股票,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,尤其是那些已经踩踏到监管红线的公司,一旦进去,想出来可能比登天还难。"放我出去,我知道错了"的悔恨,不如"三思而后行"的谨慎。
